期刊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医学类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92年,以报道中医、民族医药产业、医疗卫生、护理、药物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和刊物特色,求创新、图发展,善于探索、勇于实践,从而使杂志的质量逐年提升。从创办以来,杂志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我国民族民间医药事业的开发利用。杂志始终把“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医学知识”作为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和特色。这些年来,杂志已经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主要设有民族医药、论著、药物研究、学术探讨、医疗论坛、临床研究、护理研究、医院管理、经验交流等栏目。
主管单位: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出版部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5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3-1102/R
邮发代号: 64-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云南
出版地区 云南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7-8517
- 国内刊号:53-110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中医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的 Meta 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选择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内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护理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14项,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和Stata12.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中医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
作者:袁爱林;王身林 刊期: 2016- 06
-
提高健肾片硬度的工艺研究
目的:探索提高健肾片硬度的工艺方法。方法:采用比较法,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黏合剂参照,考察黏合剂淀粉浆加入方法、改变片芯直径对硬度的影响。结果:将黏合剂淀粉浆直接加入醇提浸膏(粉)中,相当于HPMC为黏合剂的硬度;直径小的片芯硬度大于直径大的片芯。结论:将黏合剂淀粉浆直接加入醇提浸膏(粉)中以及缩小片芯直径,两种方法均可提高健肾片的硬度。......
作者:顾和亚;赵林钢;吴磊 刊期: 2016- 06
-
德国小蠊油脂成分的 GC -MS 分析
目的:分析德国小蠊油脂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回流提取法提取德国小蠊中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德国小蠊油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德国小蠊油脂部位中共鉴定了55个成分,占峰面积的95.68%。主要为油酸(46.03%)、棕榈酸(17.10%)、硬脂酸(5.50%)、棕榈油酸(3.05%)。结论:德国小蠊油脂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其中以脂肪酸、酯、烷烃类......
作者:曹平;罗建蓉;钱金栿 刊期: 2016- 06
-
葎草中木犀草苷和芦丁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葎草中木犀草苷和芦丁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UPLC以木犀草苷和芦丁为考察指标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100mm×2.1mm,1.7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溶液(28∶72);流速:0.15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
作者:赵留存;李莉;靳凤云;刘乐环;唐秀胜 刊期: 2016- 06
-
HPLC 测定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
目的:研究HPLC测定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ODS(250mm×4.6mm,5μm);流速:1.0ml/min;温度:室温;进样量:10μl;流动相:乙腈-0.4%磷酸(黄芩苷、黄芩素流动相比例分别为21∶79、35∶65);波长:277nm,进样前脱气0.5h。结果:黄芩苷在80~2400mg、黄芩素在5.10~40.80mg范围内回收效果良好。结论:本......
作者:秦胜萍 刊期: 2016- 06
-
紫金化毒栓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紫金化毒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栓剂中金银花、连翘、关黄柏、五倍子进行定性鉴别[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绿原酸和连翘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绿原酸和连翘苷进样量分别在0.07976~1.994μg(r=0.9998)、0.1202~3.005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
作者:夏浇;张丽艳;李艳英;刘军;马晓晴 刊期: 2016- 06
-
祛风安脑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祛风安脑口服液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对麻黄、黄芩、防风、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含量,色谱条件:以InertsilODS-3(250mm×4.6nm,5μm)为色谱柱,甲醇-1%冰醋酸(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1nm,柱温为25℃。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在1.824~10.94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
作者:蒋霞;黄银妹;王小洁;兰丽华;李梅 刊期: 2016- 06
-
从血瘀发热论治手足心热
手足心热是中医病证名,即手心、足心有发热或伴烦躁感。病因常归于阴虚内热、脾胃内伤、阳虚发热等,并可作为单症出现,治疗以滋阴养血,清热泻火等治则为主。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现,手足心热亦可由血瘀发热引起,进行正确的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良效。文中从血瘀发热致病的角度出发,对其造成手足心热的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并以两验案佐证其正确性。......
作者:洪海都;王蕴涵 刊期: 2016- 06
-
120例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与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与耐药基因突变的探讨,初步明确耐多药肺结核客观化指征。方法:选择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利用现代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基因突变位点,并分析比较其在各中医证候间出现的几率。结果:利福平耐多药肺结核基因突变位点主要集中于rpoB-531(62.50%)和rpoB-526(19.17%)二个位点,其中在rpoB-531基因突变位点上,阴虚火......
作者:黄颖新;潘景芝;汪洋;闫娜;孙集思 刊期: 2016- 06
-
中医脉象新解初探
中医以“象”为思维方法,取象比类把人和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用五行这一哲学元素,以五脏为中心,将人自身及人与自然统一为五大系统。对28种脉象的定义毫无例外地也应用了象思维,给人以“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感觉,以至于后学者一致认为中医难学,把脉更难。模型中医学利用“三才”这一哲学元素对脉象重新梳理研究,从单因素出发,基于中国古典哲学元素系统发生同构律,利用哲学元素发生的同构性把脉象的定义上升到哲理和数......
作者:焦妃;王全年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老年肺结核病人的药疗护理
- 2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防
- 3 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新进展
- 4 中药冲击松解疗法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5例临床观察
- 5 胎膜早破患者宫颈评分与分娩各时相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 6 胡晓华教授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经验浅析
- 7 儿科安全用药剂量分析与探讨
- 8 亲情服务及素质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9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100例中的应用
- 10 小柴胡汤加减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观察
- 11 2011~2012年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2 阑尾黏液囊肿的影像学诊断1例
- 13 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的疗效
- 14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34例中的应用
- 15 基于德育答辩浅析大学生职业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云南中医学院为例
- 16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不足及前景分析
- 17 舒适护理对40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
- 18 浅谈PBL教学法在中医推拿(按摩)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 19 太子参均一多糖的分离与表征
- 20 臭氧联合栀黄止痛散外敷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