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医学类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92年,以报道中医、民族医药产业、医疗卫生、护理、药物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和刊物特色,求创新、图发展,善于探索、勇于实践,从而使杂志的质量逐年提升。从创办以来,杂志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我国民族民间医药事业的开发利用。杂志始终把“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医学知识”作为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和特色。这些年来,杂志已经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主要设有民族医药、论著、药物研究、学术探讨、医疗论坛、临床研究、护理研究、医院管理、经验交流等栏目。
主管单位: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出版部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5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3-1102/R
邮发代号: 64-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云南
出版地区 云南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7-8517
- 国内刊号:53-110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中药三七及其常见混伪品鉴别
目的:分析三七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方法,确保临床中药饮片质量。方法:对比分析三七及其混伪品在来源、性状、理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三七及其混伪品均有不同的性状和理化特征。结论:注重三七及伪品的特征差异,从性状、理化特征等多方面综合鉴定,为饮片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5- 14
-
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蠲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指数(AI)、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对照组、蠲痹汤高/低剂量组,制备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以不同剂量蠲痹汤灌胃,对照组代以生理盐水,检测AI、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10的表达。结果:与正常......
作者:俞琦;蔡琨;王文佳 刊期: 2015- 14
-
浅述《内经》中的时间医学
笔者从哲学基础、基本特征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内经》中的时间医学,认为《内经》构建了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框架。其以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规律与时间和周期的关系,这种认识对说明疾病的变化以及诊断、治疗、预后、养生都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上提供诸多启发与借鉴。......
作者:李铭舜;贺雅琪;李启耀;黄沛斯 刊期: 2015- 14
-
从《医门要》中金匮肾气丸的使用领略兰茂辨治思想
兰茂是明代云南省著名的医药学家,著有《医门要》,书中记载了兰氏中医临证体会。兰茂对经方的运用极为精湛,尤其是金匮肾气丸的加减变化更具特色,笔者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整理以期展示兰茂坚实的中医功底及灵活的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盖沂超;王寅;张妙兴 刊期: 2015- 14
-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后精神障碍,因其延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故其临床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医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综合历代医家经验及现代中医研究结果,对本病进行简要论述,并对中医情志治疗、针灸、康复等中医综合康复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洁;张永祥 刊期: 2015- 14
-
杨本雷主任医师的彝医药学术思想
文章总结了杨本雷主任医师对彝医基础理论、彝药理论、彝医药开发、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关系的一些认识和观点。......
作者:许嘉鹏;杨本雷 刊期: 2015- 14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机探讨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是中西医研究的重点疾病。中医对本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联合西药能较好的控制病情、保护内脏。但目前中医对本病病机理论尚不完善,辨证分型众多,难以解释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治疗近期效果明显但易复发。艾儒棣教授精研红斑狼疮,结合50年临床经验提出本病根源是真阴不足导致君火不明、相火妄动,卫气不藏,郁而化火,积热成毒。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尤雯丽;杨新方;邱勤;赵萌;陈明岭;艾儒棣 刊期: 2015- 14
-
医易相通--以少阳象解肝之体阴用阳
以易经的角度,从少阳卦象中阴阳的量、阴阳的特性及阴阳的消长转化等方面,解释肝“体阴用阳”的生理病理特性、“阴阳兼顾,体用相和”思想指导下的柴胡芍药相配以及镇肝熄风汤中加川楝、麦芽、茵陈顺应肝木少阳生发之性的用意,以期能为临床治疗肝病提供参考。......
作者:阮晓枫;潘毅 刊期: 2015- 14
-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谵语的证治
以刘渡舟的《伤寒论校注》和何任的《金匮要略校注》为蓝文,查询文中关于谵语的条文,归纳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谵语的六经辨证和治疗。谵语在《伤寒论》中可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中,病机为津少、阳亡、胃燥、腑实、血结、肝胆郁热,治法有泄热和胃、清热养阴、通腑泄热、温阳固脱、和解少阳、疏肝泄热等。......
作者:赖锦茂;李玉廷;黄俊炎 刊期: 2015- 14
-
《伤寒论》中柴胡配黄芩探析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中药物配伍、剂量比例、剂量大小、随症加减的探讨,为提高经方疗效、灵活运用经方及扩大经方运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伤寒论》中柴胡与黄芩共用方子的主症、病变经脉、剂量及剂量比例进行统计,采用河洛数分析配伍比例,用原文分析剂量大小及随症加减。结果:《伤寒论》中柴胡配黄芩用于治疗少阳病且比例为8∶3,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差异,不同方剂剂量大小不同,但配伍比例一致,且做到随症加减。结论......
作者:胡超越;张达;韦小年;赵则阔;李兴锋;唐若飞;王洪彬 刊期: 2015- 14
动态资讯
- 1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 2 信息网络化与壮医药的发展
- 3 壮药铁包金的研究进展
- 4 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
- 5 血清球蛋白检测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临床意义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虫皮炎临床体会
- 7 综合护理在全侧毁损肺83例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 8 浅谈影响精神科护士健康因素分析与应对干预
- 9 经阴道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对比研究
- 10 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 11 浅谈古日古木-13味丸在蒙医临床中的应用
- 12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13 火针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致密性骨炎的临床观察
- 14 螺旋藻的药理研究和临床辅助应用
- 15 在校护理本科学生职业角色意识现状与对策
- 16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 17 怀仁县2008~2010年布氏杆菌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 18 自拟苦参煎剂浸泡治疗手足癣的疗效观察
- 19 玉屏止嚏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浆组胺的影响
- 20 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和技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