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医学类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92年,以报道中医、民族医药产业、医疗卫生、护理、药物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和刊物特色,求创新、图发展,善于探索、勇于实践,从而使杂志的质量逐年提升。从创办以来,杂志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我国民族民间医药事业的开发利用。杂志始终把“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医学知识”作为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和特色。这些年来,杂志已经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主要设有民族医药、论著、药物研究、学术探讨、医疗论坛、临床研究、护理研究、医院管理、经验交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出版部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5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3-1102/R

邮发代号: 64-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云南

出版地区 云南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7-8517
  • 国内刊号:53-110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傣药埋嘎筛研究概况

    云南名贵的红药———血竭,又名麒麟竭,傣医称之为埋嘎筛。笔者从历史发展、植物来源、药物性质、临床的应用研究以及对未来实际应用的展望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严兰珍 刊期: 2016- 03

  • 蒙医药治疗银屑病3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银屑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蒙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海·孟根其其格;朝鲁;乌仁其米格 刊期: 2016- 03

  • 藏药“榜间嘎保”的药用概况

    目的:对藏药“榜间嘎保”的品种、资源分布、民族药用情况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藏医药典籍、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品种方面,藏药“榜间嘎保”品种复杂、分类混乱、命名异议,亟待整理;资源方面,青海、甘肃、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北部是其的主产区,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4500m的高山草甸、流石滩等地;民族药用方面,主要用于治时疫热病;咳嗽,喉炎、咽炎等病症,所制成的藏成药临床用于肺热......

    作者:马羚;周兵冰;蒋运斌;马逾英;仁真旺甲 刊期: 2016- 03

  • 经方辨治汗证验案举隅

    汗出异常是临床中遇到的常见症状,如自汗、盗汗、局部汗出、无汗等,《伤寒杂病论》中对出汗异常的症状有着诸多描述,不同的汗出症状,常常提示出不同的病机、病位、病性,通过抓主症,辨六经,选用经方,常可获良效。......

    作者:陈卫 刊期: 2016- 03

  • 甘温除热法治疗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

    内伤发热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者多低热或自觉发热,并可伴随其他疾病。中医以辨证施治为大法,可虚实兼顾,针对病因从根本上对症用药,临床上可取得较好疗效。文章介绍尹义辉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典型病案。......

    作者:王雪阳;王鸿庆 刊期: 2016- 03

  • 张培振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

    介绍张培振主任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满学术观点和临床用药经验。张老师认为在临床中单纯痞满证少见,往往虚、实、寒、热兼夹。在治疗痞满时,无论何种证型,均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以调整中焦气机不利,使脾健胃和。张老师常根据寒热的偏盛偏衰,调整黄芩、黄连、半夏、干姜的用量,以期达到阴平阳秘。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临证时借鉴。......

    作者:赵凯彬;张培振 刊期: 2016- 03

  • 《内经》大小周天理论运用于针刺治疗的验案举隅

    从《内经》角度阐述徐丽华副主任医师运用大小周天理论的针刺思路,并举临床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黄超原;徐丽华 刊期: 2016- 03

  • 李梓榕教授治疗妇科炎症经验举隅

    妇科炎症易反复发作,多因脾胃虚弱,水湿内生,带脉失约所致,属虚实夹杂证,其病程缠绵,常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和工作。李梓榕教授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进行分析,总结本病治疗应着眼于脾、肝、肾,并重视顾护正气,治疗时注重调整脏腑功能,辨证施治,灵活运用。......

    作者:赵佩璇 刊期: 2016- 03

  • 益肾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经验举隅

    从病机、治法等方面探讨运用益肾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明慧;牟林茂 刊期: 2016- 03

  • 栀子外敷治疗儿童鼻衄验案2例

    浙江东阳一代,民间常以一种简便外治法治疗部分小儿热性疾病,例如小儿衄血,疗效肯定,且本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依从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鹏宙;邵彩芬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