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医学类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92年,以报道中医、民族医药产业、医疗卫生、护理、药物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和刊物特色,求创新、图发展,善于探索、勇于实践,从而使杂志的质量逐年提升。从创办以来,杂志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我国民族民间医药事业的开发利用。杂志始终把“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医学知识”作为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和特色。这些年来,杂志已经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主要设有民族医药、论著、药物研究、学术探讨、医疗论坛、临床研究、护理研究、医院管理、经验交流等栏目。
主管单位: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出版部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5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3-1102/R
邮发代号: 64-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云南
出版地区 云南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7-8517
- 国内刊号:53-110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彭江云教授治疗产后痹经验举隅
彭江云教授认为产后痹多由营卫失调引起,强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审其虚实,权衡正邪缓急,临床治疗多以调和营卫为主,配合益气固表、温经散寒、补益气血之法,擅用桂枝汤方加减治疗产后痹。风寒邪气侵犯肺卫,营卫不和,宜益气固表,方选玉屏风桂枝汤;寒邪不解,筋脉凝滞,宜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方选桂枝汤加附子汤;正气不足,外邪不解,治当甘温益气,补气生血,予补中桂枝汤加减,辨证运用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徐梦;毕翊鹏;刘春丽;彭江云 刊期: 2016- 17
-
酸模属中药有效成分及指标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目的:对酸模属中药的化学成分及与药效相关联的指标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类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综述。结果:酸模属中药主要含有五大类成分,其中蒽醌类、酸模素及酸模素苷、黄酮类、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等为其代表性的指标性成分。结论:酸模属中药指标性成分的明确对其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玉环;孙迎娜;郭丁丁;倪艳 刊期: 2016- 17
-
传统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瘫概况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科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脑瘫的康复中,中医传统疗法已受到广泛重视,采用中医针灸、穴位注射及药浴等疗法,在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脑细胞的功能代谢及促进肌肉和神经末梢的功能活动等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并有效地提高了脑瘫康复质量。......
作者:吕敏捷 刊期: 2016- 17
-
响铃草的研究进展
响铃草为云南白族民间常用药,主要含黄酮,生物碱、香豆素、有机酸、糖类苷类和甾醇等,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响铃草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对响铃草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民间用药经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民族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闻焜;代欣桃 刊期: 2016- 17
-
收涩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从中医理论依据、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三个方面,探讨收涩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认为收涩药在慢性肾衰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供临床借鉴并开展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志强;冷伟;韩冬红 刊期: 2016- 17
-
中药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地不断深入,中药在工艺及功效上也得以稳定和提高。目前,中药及中药提取成分在抗肿瘤研究中不断获得成效,越来越多的中药及中药提取物进入科研工作者的视野中,并且已有许多中药及中药提取物开始了临床前抗肿瘤药效学的评估工作。文章对中药和中药提取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孙菲 刊期: 2016- 17
-
《伤寒论》辨小便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小便是全身津液代谢的终产物之一,辨小便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信息,在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具体病例,阐述辨小便在黄疸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绘平;姬丹;马素平 刊期: 2016- 17
-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目的:探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条文一则之原义。方法:对《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一则疑难条文作医理分析与文献考证,主要采用医理分析、文理分析、以经解经以及文字训诂的方法解经。结果:分析了条文存在的疑点,总结了伤寒厥热胜负的三种情形,归纳了厥热胜负之病机,不外正邪之往来、阴阳之进退、病邪之出入而已———寒邪入里,正不能抗,阴胜于阳,阴进阳退,则发厥;寒邪内盛,真气衰微,阴盛格阳,中......
作者:杨尊求 刊期: 2016- 17
-
消渴病病机探析
近年来消渴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消渴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对消渴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但历代医家对消渴的病机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消渴病机的探讨是认识消渴的重要部分,因为病机关系到治疗方案的确立。笔者参考各家之论,试从消渴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探析消渴的病机。......
作者:陈倩倩 刊期: 2016- 17
-
强化课程“三要素”建设,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如何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中医药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课题组在长期中医药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实践教学的“三要素”,并通过强化“三要素”建设,即实践教学第一要素理论讲授,实践教学第二要素实训练习,实践教学第三要素临床实践,尤其是在实训练习中,通过优化教学条件、强化师资培养、丰富实训手段等,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中医药人才。......
作者:张凤瑞;尚坤;王德友;姚金福;刘青梅;张欣 刊期: 2016- 17
动态资讯
- 1 酪酸梭菌活菌散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50例临床疗效观察
- 2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分析
- 3 青蒿反义鲨烯合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S的构建
- 4 《方剂学》教学中从“肝喜条达”归纳肝病辨证论治特点
- 5 颈椎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病人护理体会
- 6 牛学恩教授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经验举隅
- 7 浅谈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
- 8 米氮平治疗强迫症26例临床观察
- 9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临床观察
- 10 栀黄止痛散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 11 宫糜散治疗宫颈糜烂30例临床观察
- 12 HPLC法同时测定水栀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含量
- 13 龙骨药对的临床运用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探讨
- 15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68例临床分析
- 16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 17 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 18 社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 19 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用穴规律及疗效文献分析
- 20 浅谈骨科老年病人护理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