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医学类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92年,以报道中医、民族医药产业、医疗卫生、护理、药物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和刊物特色,求创新、图发展,善于探索、勇于实践,从而使杂志的质量逐年提升。从创办以来,杂志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我国民族民间医药事业的开发利用。杂志始终把“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医学知识”作为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和特色。这些年来,杂志已经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主要设有民族医药、论著、药物研究、学术探讨、医疗论坛、临床研究、护理研究、医院管理、经验交流等栏目。
主管单位: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出版部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5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3-1102/R
邮发代号: 64-5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云南
出版地区 云南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7-8517
- 国内刊号:53-110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铁皮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多糖具有抗氧化、抑菌、调节免疫等作用。本文对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植物多糖类护肤品的研究开发方面进行阐述,为开发铁皮石斛多糖相关护肤品提供依据。......
作者:幺晨;贺森;曹冠华;顾雯;陈晓顺;赵荣华 刊期: 2015- 15
-
高脂饮食致大鼠脂肪肝实验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脂肪肝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高脂乳剂灌胃复制脂肪肝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和高脂乳剂灌胃组,分别于高脂乳剂灌胃14d、28d和35d时检测血脂4项和肝功能,并采用肝脏病理切片分析肝脏脂变情况。结果:在高脂乳剂灌胃14d后,大鼠出现高血脂症状并伴有轻度脂肪肝,随后出现血脂水平稳定上升,肝系数增大;28d时出现中度脂肪肝;35d时出现重度脂肪肝。结论:经过高脂饲料灌胃,35d内......
作者:张伟;巴图得力根;韩志强;娜日苏 刊期: 2015- 15
-
HPLC 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参芪健胃颗粒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相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使用CAPCELLPAK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85%磷酸(17∶83)为流动相,流量1.0ml/min。结果:建立了HPLC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阿魏酸进样量在0.01354~0.2708μg(r=0.999......
作者:勾晓丹;姜丽华;张莹莹;赵明杰 刊期: 2015- 15
-
正交试验法优选葛根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优化葛根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为探索与改进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形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汤剂煎煮方法制备葛根对照药物;筛选、确定葛根提取的溶媒,然后按正交L9(34)设计,对浸泡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试验研究,以葛根素含量与出膏率为指标,予以综合评价(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60%乙醇浸泡1h,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
作者:杜远东 刊期: 2015- 15
-
HPLC 法测定乙肝宁颗粒中二苯乙烯苷含量
目的:对乙肝宁颗粒中主要活性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二苯乙烯苷在5~5000μg/ml浓度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8.......
作者:尹思泳;陈钟扬;梁华伦;黎奔 刊期: 2015- 15
-
HPLC 法测定复方龙血竭胶囊中五种皂苷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龙血竭胶囊中三七皂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的线性方程为Y=232.76X-7.4267,在0.0276~0.27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的线性方程为Y=1039X-34.406,在0.112~1.118mg/ml范围......
作者:徐士奎;罗艳秋;覃安 刊期: 2015- 15
-
真中风与类中风概念分类浅述
中风病是临床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真中风、类中风为脑卒中的二级病名,纵观中医对中风病证的认识的演变历史,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分类认识并不统一。随着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相关分类的概念越来越趋于规范统一。这些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修正、补充、完善、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但都在中风病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围绕中风病的概念及分类,酌之相关文献论据加以梳理、分析、归纳,使之......
作者:喻腾云;谢钰汝;黄琴 刊期: 2015- 15
-
从“风”和“营卫”论“痒”
痒是皮肤、粘膜的一种特殊感觉,常伴有搔抓反应,是皮肤病患者中常见的自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风、湿、燥、热、虫、血虚等因素作用于机体,致使机体营卫不和、气血失调、皮肤功能失常而发为痒。笔者主要从“风”和“营卫”的角度探讨分析“痒”的发生机理。......
作者:徐由立;杨宇 刊期: 2015- 15
-
张仲景药后调护法探讨
张仲景作为中医理法方药的奠定者,其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直被历代医家奉为临证圭臬。同时,这两本书中记载的药后辅助措施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所起的作用亦是举足轻重。本文从“用粥”、“覆被”、“暖水”、“禁忌”等方面对方药条文进行整理、分类,探讨张氏采用的辅助方法对相应治法临床效果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提高中医药临床效果有所裨益。......
作者:黄维昆;许萍;刘统治 刊期: 2015- 15
-
西关正骨流派源流及特色探讨
西关正骨是岭南中医伤科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正骨流派,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涌现了何竹林、李广海、蔡荣等一大批正骨名家。笔者通过阐述岭南西关正骨流派产生的背景,梳理西关正骨学术流派的传承脉络、主要代表医家,探讨西关正骨流派的特点及学术成就。......
作者:胡泽涛;陈思韵;邱鹂苹;阮晓枫 刊期: 2015- 15
动态资讯
- 1 COOK 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足月引产80例中的应用
- 2 影响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 3 浅谈小腿内侧皮瓣、骨皮瓣的临床应用
-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十种寄生药材中铜、铁、锰、锌的含量
- 5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
- 6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 7 腹部按摩治疗早产儿腹胀的临床观察
- 8 民间药怀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9 新疆维吾尔药成药研究进展——基于专利申请与学术文献分析
- 10 加味乌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64例临床疗效观察
- 11 腹针结合灵龟八法治疗脾虚泄泻110例临床观察
- 12 徐向青教授治疗耳鸣经验浅析
- 13 32例普外科患者护理探讨
- 14 聚山梨酯80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现状
- 15 生肌散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 16 中药炮制的思考
- 17 心理护理干预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66例中的应用
- 18 电针上巨虚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功能的影响
- 19 绝经期妇女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探究
- 20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体会